發布時間:2018-09-19 08:15 來源:豫都網 我要投稿
工作中的理事王梅云
ISMRM官方網站公布新當選的理事(左二為王梅云)
核心提示|華人女性!中國河南!彌補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理事會首次出現中國面孔!中國之憾4月9日,缺席河南省人民醫院傳來好消息,河南該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女醫成功當選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理事會理事,生當成為第一個走到這個位置上的選國學磁學中國大陸學者。
喜訊 河南女醫生當選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理事會理事
昨天,際醫記者了解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成功當選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理事會理事,成為首個在該組織擔任重要職務的中國籍醫學專家,磁共振領域華人群體倍感振奮,在微信群里相互轉告、熱烈祝賀。
ISMRM理事會多年來更換了很多屆,卻始終沒有中國學者的一席之地。唯一當選過的華人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位杰出的美籍華裔學者DebiaoLi教授。
而上個月的ISMRM官方網站上,人們在新公布的理事會換屆結果中驚喜地發現,新當選的一位候任副主席和4位理事中,排在第二位的是一個華人女性面孔!而且來自中國河南!
這位華人女醫生,經過全球提名候選人和網上投票等層層環節,過關斬將,成功當選ISMRM理事會理事,成為第一個走到這個位置上的中國大陸學者。
她叫王梅云,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后。
揭秘 全球8000多名精英中脫穎而出,王梅云經歷了什么?
那么,當選ISMRM理事會理事難度有多大呢?為何偏偏花落“她”家呢?王梅云給大河報記者獨家講述了當選ISMRM理事會理事的詳細過程。
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大約有8000多個會員,2017年10月份學會啟動理事報名提名程序,通過專家推薦或自薦的形式進行報名。2017年12月份,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理事會經過討論后確定10位專家成為提名候選人。2018年1月份和2月份,ISMRM會員進行全球范圍內的網上投票,選舉產生1個候任副主席和4個理事會成員,王梅云一舉中的!
王梅云3月下旬在辦公室接到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主席DanielSodickson的電話通知,“普通的事,學會發郵件通知,但是重要的事,學會會先打電話通知,再發郵件確認”。王梅云告訴大河報記者,當選理事之后,同事和親朋好友紛紛發信息祝賀,她真誠而謙和地表示,這次能順利當選,非常幸運,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能量。
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點,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新動態?王梅云給大河報記者說:“接下來的6月份,會在巴黎召開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2018年年會,屆時將會參與到學會很多重要工作中去。”
王梅云說,華人是很大的群體,在國際磁共振組織中也越來越活躍,貢獻也很大,但進入國際組織領導層的不多,使得世界難以有機會聽到中國的聲音。“理事會這樣的平臺,對增加世界各國對中國的認識、擴大中國學者的國際影響力非常重要。”王梅云說。
背景鏈接 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及其理事會
據了解,ISMRM是醫學磁共振領域最大最權威的國際組織,由來自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相關領域的臨床醫生、科學家和工程師等組成。
理事會作為ISMRM的領導層和決策層,由全球磁共振領域20多個知名專家組成,負責商討和制定ISMRM的重大事務及決策。每年換屆,會新選舉產生1個候任副主席和4個理事會成員。新當選理事任期是3年。
新聞背景 哈佛女博士后棄美回鄭緣于濃濃的鄉情
作為哈佛大學女博士后,又是國際級專業大拿,王梅云身上沒有高知女性的刻板印象,說話輕聲細語,氣質溫婉優雅,如鄰家姐姐般親切謙和。
據了解,王梅云大學本科就讀于東南大學醫學院醫學影像專業,是國內第一批醫學影像專業學生,碩士師從河南影像學泰斗李樹新教授,之后又考入首都醫科大學,師從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時任北京天壇醫院院長戴建平教授,攻讀博士學位。
2006年,王梅云又申請到了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的資格,繼續師從國際知名影像學專家GregorySorensen教授做研究。
王梅云是河南南陽人,其丈夫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王梅云申請哈佛博士后時,計算機專業博士的丈夫也在美國找到了工作,夫妻倆已經在美國站穩了腳跟,可以輕松拿到綠卡。
2008年,原河南省衛生廳領導去哈佛大學考察,對正在哈佛留學的王梅云大加贊賞,她作為海外優秀人才從哈佛大學被引進回國,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工作。“主要還是因為家在這里。”談起回國的理由,王梅云告訴大河報記者,因為夫妻兩人都是河南人,對家鄉有很深的情感。王梅云的先生也說“有沒有美國國籍不是什么要緊的事”。就這樣心意相通的夫妻倆一商量,決定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和孩子取得美國國籍的可能,不顧國內其它一線城市單位的邀請,毅然回到了河南,回到了家鄉。
在國際放射學領域,王梅云帶領團隊為河南省實現了很多零的突破,她的工作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認可,被授予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的“突出貢獻獎”及中華放射學會2017年度“杰出青年獎”。(記者 李曉敏 郭兵 通訊員 張曉華 文圖)
電話:400-123-4567
傳 真:+86-123-4567
手 機:13800000000
郵 箱:admin@qq.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