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7 17:52 來源:豫都網 我要投稿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超
家住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朗公廟鎮大泉村的邊事史老漢前幾天一直板著臉不高興,他的中結兒子不想去外地打工,只想學修車技術開個門店,新時新作鄉微老史嫌棄自家小子不去賺錢卻先花錢,代新黨課心里不痛快。氣象
2017年12月2日,為河大泉村第25屆“孝道大餐”如期舉行。南新上午11時,講身解心老史同村里60歲以上的邊事老年人一樣走出家門,來到村里的文化大院,圍坐在圓桌前。熟稔的街坊鄰居相互間嘮著嗑,聽聽東家長西家短,叨叨自家的高興事、煩心事,老人愜意地等著吃餃子、看大戲。
老史看到有幾個生面孔來回串桌,非常熱情地同老人打招呼、聊天,對老人噓寒問暖,并且他們說的話還能得到老街坊點頭稱是。在現場,老史拉了幾句家常后,忍不住說出了心里的憋屈話,在生面孔的開導下,心里的疙瘩解開了。
原來,與往屆“孝道大餐”流程不同的是,此次活動多了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環節。這些在村里人看來是生面孔的人,都是新鄉市微黨課宣講團成員。他們趁著老年人圍聚聊天、坐等開席的功夫,與老年人主動對接,從噓寒問暖中以小見大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我對他說,國家鼓勵青年農民學技術在家創業,這是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意見?!睆埮嘀袨榱苏f服史老漢,特意打開《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段中,一字一字點著給史老漢念:“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p>
“能聽得懂他們在說啥嗎?”“能,他們在講黨中央精神呢,國家鼓勵孩子學技術在家創業,我也不反對家里小子的想法,他想干啥就干啥吧?!笔防蠞h如是說。
以小見大,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讓群眾聽得進、受觸動、有共鳴,用十九大精神解決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他們在潛移默化、情理交融中理解、認同、聽從黨的十九大精神,此次深入大泉村的新鄉市微黨課宣講團小分隊,通過拉家常式的宣講完成了使命。
微型黨課的最大特點在于“微”,時間短、傳播速度快、短小精悍是微型黨課一個很明顯又很重要的特征。微型黨課是小型的、袖珍的,不是夸夸其談、長篇大論,因此更能做到讓人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新鄉市微型黨課在形式上采用圖片、音樂、PPT課件等輔助工具,把抽象的理論、宏觀的政策形象化、具體化,讓聽眾聽得懂、喜歡聽、坐得住、記得牢,讓他們真切地感到聽這種黨課確實有收獲。
為進一步掀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扎實有效開展微型黨課“五進”活動,新鄉市舉辦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微型黨課宣講員專題培訓班。培訓班就如何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發揮好微型黨課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的作用等方面,對來自新鄉市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城市代言人及市委黨校教師、各系統宣傳部門骨干,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輔導。
自2017年11月17日微黨課宣講首場開講,截至目前,新鄉市微黨課已開展43場宣講,受眾人數達8600多人次。新鄉市微黨課已經成為基層群眾理解、認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金鑰匙。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16日 03版)
電話:400-123-4567
傳 真:+86-123-4567
手 機:13800000000
郵 箱:admin@qq.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