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燈龍吸引市民游客駐足。 林建偉 攝
在龍珠引導下,長龍做出各種動作。節(jié)元 林建偉 攝
東南網2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羅昱倫 通訊員 林生鐘 葉紫妍) 涌來人似海,宵龍游出火中龍。城鬧12日晚,元宵大田縣舉辦2025年元宵節(jié)城區(qū)迎板燈龍民俗文化活動,網絡舞山吸引了當?shù)厝罕姾屯獾赜慰蛿?shù)萬人觀看,中國節(jié)日氣氛熱烈。節(jié)元
此次迎龍活動共有兩支龍隊精彩亮相。宵龍其中,城鬧均溪鎮(zhèn)紅星村的元宵板燈龍由330節(jié)組成、玉田村的網絡舞山板燈龍有368節(jié),長度均接近700米。中國
兩條壯觀的節(jié)元板燈龍在鑼鼓隊、鼓號隊、彩旗隊、彩燈牌坊的伴隨下,從紅星村部、玉田村老體協(xié)出發(fā),在主城區(qū)的街道上同步游行。長龍在龍珠引導下,做騰、伏、挪、搖等動作,所到之處,鞭炮聲、鑼鼓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今年的迎龍活動別有一番風味,迎了龍,才算真正過了年!”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大田人,鄭智對板燈龍表演充滿自豪,他希望通過迎龍活動,讓更多人領略并認同家鄉(xiāng)深厚的文化底蘊。
“小時候看長輩迎板燈龍,只覺得特別熱鬧,今天自己參與其中,才感受到一份別樣的意義。”紅星村村民鄭春鎧是此次迎龍隊伍的成員,心情十分激動,“迎板燈龍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讓大家不論走到哪里,心里都有根,更有信心面向未來。”
板燈龍俗稱“龍舞”“舞龍燈”等,制作技藝含書法、繪畫、扎制編糊等工藝,表演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體。2024年12月,“春節(jié)——中國人慶祝傳統(tǒng)新年的社會實踐”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龍舞(大田板燈龍)作為子項目之一入選。今年春節(jié)期間,大田縣約有40個村舉辦迎板燈龍民俗文化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迎龍活動采用全球直播的形式,向國內外觀眾全方位介紹大田元宵節(jié)習俗活動、多項非遺文化項目、豐富的文旅資源及美食,線上觀看人數(shù)超1100萬人次。
郵箱:admin@aa.com
電話:020-123456789
傳真:020-123456789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MK體育-MK體育在線登錄入口-mksport體育官網